專注於心靈的力量:二十一世紀的二十一堂課
好久沒有遇上一系列令人驚豔的好書了!
人類三部曲包含人類大歷史、人類大命運、二十一世紀的二十一堂課。這三本都很值得一讀,因為對未來的好奇心,我先選擇二十一世紀的二十一堂課來閱讀。
作者在書中提到:「人類的種種感受既不是什麼人類獨有的精神靈性,也不代表什麼「自由意志」。所有的「感受」只是哺乳動物及鳥類都擁有的生化機制,用來快速運算生存和繁殖的機率。「感受」的基礎也不是直覺、靈感或自由,而是運算。」
一切終究是演算法嗎?我們的感受、理智、直覺,都可以算是一種演算法。二十一世紀最大的技術是演算法,用演算法戰爭、用演算監控人類...
作者又說:「當然,哲學家對於什麼叫做「對的行為」很少有共識。像是電車難題之類的問題,答案很少能讓所有哲學家都滿意,例如彌爾這樣的結果論者(consequentialist,以結果判斷行為),他的想法一定會不同於康德這樣的義務論者(deontologist,以絕對的規則來判斷行為)。特斯拉不過是要做一輛自動駕駛車,真的得要自己在這種棘手的問題上選邊站嗎?
或許特斯拉只要把燙手山芋丟給市場就行,直接生產兩款自動駕駛車:特斯拉「利他」款和特斯拉「自我」款。遇到緊急狀況的時候,「利他」款會為了整體利益而犧牲主人,至於「自我」款則會不顧一切來保護主人,撞死兩個小孩也在所不惜。至於消費者,就能根據自己偏好的哲學觀點,來挑選車款。這樣一來,如果比較多人買了特斯拉「自我」款,你也不能怪特斯拉。畢竟,顧客永遠是對的。」
人工智慧的未來
第一種可能:意識在某種程度上與有機生化機轉相關,因此只要是非生物的系統,就不可能創造出意識。
第二種可能:意識與有機生化機轉無關,而是與智能有關;這樣一來,電腦就能夠發展出意識,而且如果要跨過某種智能門檻,就必須發展出意識。
第三種可能:意識與有機生化機轉或高智能,並無重要關聯。這樣一來,電腦確實可能發展出意識,但並非絕對。電腦有可能具備極高的智能、但同時仍然完全不具意識。
未來的機器人能夠找出我們最深層的恐懼、仇恨和渴望,再用來對付我們。從近年許多國家的選舉和公投,就已經可以預視到未來:駭客透過分析選民資料、運用選民現有的偏見,就能知道怎樣操縱個人選民。科幻驚悚片常常上演的是烈火濃煙、轟轟烈烈的天啟末日景象,但實際上,天啟日可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點擊當中,悄悄而且平凡的來臨。
現況與心靈的開發
整個經濟體系逼著我要擴大投資組合、讓投資更多元,但完全沒讓我有動機去擴大同理心、讓我的同理心更多元。於是,我投入大量心力想瞭解證券交易的種種奧祕,但幾乎不花什麼心思來瞭解痛苦背後有什麼深層成因。
我們現在也正在培育一種馴化的人類,產生的資料量驚人,而且能夠像是巨大資料處理機器中的高效晶片一樣運作,然而這些「資料牛」絕對稱不上是發揮了人類的最大潛能。事實上,因為我們還太不瞭解人類的心靈,根本無從得知人類最大潛能是什麼模樣。
然而,我們卻幾乎沒有投入夠多心力,來探索人類的心靈,只一心想著要提升網路連結的速度、提升大數據演算法的效率。再不注意,最後的局面就會是退化的人類濫用著持續升級的電腦,傷害自己、也傷害世界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