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遊腳本




必須充滿活力。

認真介紹好吃的、必吃的、對身體有益的,那時候大家還會精神抖擻,但開始介紹地理歷史就睡了一堆人,儘管如此,如果不多說個幾句,團員就會覺得導遊很混,這樣也可以拿小費。





賣東西賺利潤不可過頭。

台灣旅行社削價競爭下,導遊在遊覽車上銷售產品、帶團員到商店採購賺賺外快這類行為已經被普遍接受。一件東西就是5-10%不等的利潤,不賺嗎?團員在理智上可以接受養家活口的心情,顧及感性面,導遊最好將無趣的催買行為集中在同一個時段,讓團員印象深刻。認知層面上參考7+-2這個法則,過多的「潘朵拉效應」可能造成團員什麼都不買。切記精簡!






抱怨要抓好黃金比例。

曾有心理學家提出,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,正面與負面為 5:1時滿意度高,連在團隊管理中,領導團隊也需要 3:1以上的法則。
適當的抱怨可以拉近與團員之間的距離,但是過多的抱怨就會讓人厭煩。這次旅途遇到的導遊在敘述故事的時候常常是負面情緒為多,所以幾次下來有點不舒服。抱怨一兩次即可!否則觀感不佳。





會講當地語言。

導遊最基本的門檻就是要能與當地人溝通。比如說日本這樣排外的國家,連英文都有自己一套講法,所以很合理,學習日文才能當日本導遊。歐美國家雖然會跟你講英文,但是畢竟每個人都喜歡被認同被肯定,講該國語言不僅方便溝通,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融入,從本來的外群體打開一扇友善之門,更能深入異國,因此在喬事情的時候也更有力。
我是團員,我會希望在旅遊過程中導遊教我幾句當地問候語,甚至是道地的語言詞彙,為整個旅遊增添記憶點。








小記:
以團員之眼,書寫預期的導遊形象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