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糖的迷思






『別急著吃棉花糖』

光是中文Google引擎上就有近二十萬筆資料,大部份人沒看過也有耳聞過的『別急著吃棉花糖 (Don't eat the marshmallow!)』出自於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博士Walter Mischel的研究。

米歇爾先生 (Walter Mischel)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期間一連串的實驗。他找來四歲的孩子,讓小孩與一顆棉花糖單獨共處,實驗者在離開房間前告訴孩子:「如果在我回來之前,你沒有吃掉棉花糖,我就會多給你一顆。」有的孩子在實驗者前腳一離開就把棉花糖吃掉,有的過了一陣子才吃掉,有的可以忍耐到實驗者回來,得到兩顆棉花糖。



他持續追蹤孩子多年後發現,能夠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比起吃掉的孩子擁有更好的成就表現(比如課業、BMI)。他發明了延宕滿足(delay of gratification)這個專有名詞,說明個體為了達成特定目標、獲取渴望的結果,而願意克制衝動,放棄立即的滿足,以換取未來更大滿足的心理特質。


『犧牲現在,享受未來』,認同這個從小被灌輸的概念,再加上棉花糖實驗,讓我更深信不疑。
直到最近看到一篇文章,內容大致上是認為小孩拿到壓歲錢之後應該要花掉,因為小時候花那些錢,可以得到最大的滿足感。


對於容易自我壓抑的我來說,這想法就像野火一般燎原。

「所以其實,我應該要把除夕收到的錢一些拿去買喜歡的東西,一些拿去跟家人賭博,而不是全部存下來?」小時候的慾望小小的,1000元可以買到好多自己想要的東西,長大後1000元連買十分之一台相機都不夠。


##




   有天晚上,我在居酒屋裡點了一盤生魚握壽司,總共六顆,分別是三顆旗魚、一顆海鱺魚與兩顆鮭魚。最喜歡鮭魚握壽司的我,認命的從旗魚握壽司開始吃。

如果大家一起吃飯,最好吃且最貴的東西一定是第一個被搶光的。
但當一個人吃飯,沒有人跟我搶的壓力,我卻總是避免最快把好吃的東西吃完(像是喜歡吃的配著沒那麼喜歡的,或是乾脆先把不喜歡的通通吃完)





「為什麼要怎麼做呢?」我納悶著。這是不是只是一種心靈的滿足?因為喜歡的東西還在盤中帶來的放心感。

但我確實因為逐漸減緩飢餓,使得盤中食物的美味程度遞減。一旦考慮邊際效應,我其實應該要先把最喜歡的東西吃掉!因為這樣的忍耐,並不會獲得更多,這跟不吃棉花糖會帶來更多的棉花糖研究不一樣啊!


##




棉花糖的迷思,讓我覺得很多事情可以先犧牲享受去換取,而喪失了眼前的快樂。

殊不知不是一味的忍耐與抑制就能夠換取想要的東西,正如盤中喜歡的食物不會因為晚點吃它而自體繁殖增生,變得更多或是更美味。

能有強大的自制力絕對是件好事,但凡事苛刻自己過著苦行僧的日子也不必要。畢竟,不是
每樣犧牲都能夠換來想要的東西。因此,了解自己的渴望,設定具體目標,將步驟列出來,一步步的實踐,這才是重要的。    







謝謝自由時報花編版於2016.07.02刊登這篇文章 :D

生日的隔天就蹦蹦跳跳去便利商店買報紙(笑),離去前看到一位婦人也抓了一份同樣的報紙。「她會看到我的文章嗎?」隱隱的開心與好奇。

然後,居然還有電子版呢太可愛了~






留言

熱門文章